(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9日電)61歲的俞仁勇愛吃肉,外食吃肉撈本,去年發現癌前病變的大腸息肉,這才忌口。大腸癌是台灣人最常發生的癌症第2名,他呼籲,父親節和母親節送父母健檢,不要請大餐。
俞仁勇是台灣癌症基金會追捕息肉大作戰活動抽獎得主,他的母親罹患大腸癌,有家族史,但他直到前年初次腸癌篩檢,先做糞便潛血,去年首次大腸鏡檢查,就檢出管狀腺癌、管狀絨毛腺瘤、鋸齒狀腺瘤,這是3種癌前病變的大腸息肉。
以前俞仁勇的午晚餐,餐餐要有肉,去吃到飽的餐廳,一定是吃肉撈本。他說,在軍旅生涯中,外食應酬大魚大肉,吃菜會被笑,直到發現大腸息肉後,才多吃蔬菜撈本,今年他打算父親節再做大腸鏡檢查,謝謝子女送上健康好禮。
俞仁勇不是特例,31歲莊馥豪的奶奶死於大腸癌,莊馥豪是常吃炸排骨便當的外食族,去年不明原因腹瀉、腸胃不適2週,篩檢出管狀腺瘤的大腸息肉。另外1例,陳先生和父親都有大腸息肉,陳父是30多歲時發現,陳先生則是在21歲就發現了。
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指出,去年8073人報名癌症基金會的追捕息肉大作戰活動,其中706人大腸鏡檢查,共345人發現大腸息肉,類似俞仁勇之類的大腸癌家族史、家族增生性大腸息肉的民眾,青壯年時就應每年1次大腸鏡檢查追蹤,加強注意蔬果飲食及規律運動習慣,避免紅肉、高脂、醃製的食物。
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癌症防治組組長吳建遠指出,政府提供50歲到69歲民眾接受糞便潛血篩檢大腸癌,潛血陽性反應再以大腸鏡檢查。
吳建遠說,統計顯示,所有篩檢民眾每31人就有1長息肉,每320人就有1人得大腸癌;糞便潛血陽性者,每2人就1人長息肉,每20人就1人得大腸癌,顯見息肉是大腸癌的危險指標。1010309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