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倫桃
英文名稱: Indian Dillenia,Hondapara
學名: Dillenia indica Linn.
科別: 第倫桃科(Dilleniaceae)第倫桃屬(Dillenia)
別名: 擬枇杷、假枇杷、五椏果(中國大陸)
原產地: 中國雲南省、印度、馬來西亞、爪哇、菲律賓
分布: 第倫桃 1901 年始自夏威夷引入,是一般人較陌生的樹種。台中市東勢林場、東勢鎮埤頭社區、台北市興安街、羅東運動公園、仁山苗圃有種植。
http://kplant.biodiv.tw/%E7%AC%AC%E5%80%AB%E6%A1%83/%E7%AC%AC%E5%80%AB%E6%A1%83.htm
莖:幹通直高大,株高可達 15 公尺,小枝密集於梢端,枝向上開展,樹姿整潔,樹皮帶紅色,幹基部常有陡峭、直立的板根狀突起。
葉: 單葉,互生,具葉柄,柄長 5~10 公分;葉片大而茂密,長 25~30 公分,寬 5~10 公分,長橢圓狀披針形,葉基銳或鈍形,葉尖具短尾狀尖,粗鋸齒緣,側脈平行而明顯,多數,互作平行排列,被毛;葉片像是小洗衣板,表面呈光澤的綠色,葉背中肋上有短柔毛,葉面皺摺。
花:花白色,單性,大形,花徑約 20~25 公分,呈下垂狀;花梗長 5~9 公分;花萼片 5 枚,略呈杯形,肉質肥厚;花瓣 5 枚,倒卵形,長 6~9 公分,寬 4~6 公分,先端鈍,雄蕊多數,心皮有 20 枚,花柱線形而外曲,柱頭呈菊花狀開展。開花期在初夏。(沒拍到花)
果實:果實不開裂,漿果狀,徑 12~16 公分(含包被的花萼片),肥大漿果外包被宿存而呈革質之萼,內藏多數腎臟形而邊緣有毛的種子,種子無假種皮。果期秋至冬季。
掉落的果實好大一個
-the end-